原煤燃燒釋放出來的高溫煙塵經煙道運輸至余熱鍋爐入口,再流過過熱器、蒸發器和省煤器,后經煙筒排入大氣,排煙溫度一般為150~180℃,煙塵溫度從高溫降至排煙溫度所釋放出熱量用于使水變成蒸氣。鍋爐給水進到省煤器,水在省煤器內吸收熱量提溫到略低于汽包壓力下的飽和溫度進到鍋筒。進到鍋筒水與鍋筒里的飽和水混合后,沿鍋筒下方的下降管進到蒸發器吸收熱量開始產汽,一般是只有一部分水變成汽,因此在蒸發器內流動的是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離去蒸發器進到上端鍋筒根據汽水分離設備分離,水落入鍋筒內水空間進到下降管繼續吸熱產汽,而蒸氣從鍋筒上端進到過熱器,吸收熱量使飽和水汽變為飽和蒸汽。依據產汽過程的三個階段對應三個受熱面,即省煤器、蒸發器和過熱器,假如不必須飽和蒸汽,只需飽和水汽,能夠不裝過熱器。當有再熱蒸汽時,則可增設再熱器。
鍋筒上開設有供酸洗、隔熱測量、水位計、給水、投藥、連續排污、應急放水、安全閥、空氣閥等管座,及其入孔裝置等。鍋筒配有兩只彈簧安全閥;水位計兩只,選用石英管式雙色水位計,安全可靠,便于觀查,標示正確。在鍋筒進水口孔以及其它可能出現較大溫差的管口選用套管式管座,避免管口附近因熱疲勞而產生裂紋。鍋筒內部設備設有供汽水分離的分離裝置,及其鍋爐給水、投藥等連接管。鍋筒配備有兩個支座,一個為固定支座,一個為活動支座。